班级微信、QQ群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主要渠道,一些不法分子就会通过各种方法进入微信群,然后冒充老师向家长收取费用进行诈骗。
在上面案例中,经公安机关查证,系某高中班级一学生在观看视频直播时被骗子诱惑,谎称拉其入群即可获赠“游戏皮肤”。学生信以为真,将班级群二维码发送给对方。骗子进群后将头像和昵称更改为和真班主任一样,在群中发布虚假交费信息以及收款码。事关孩子的学习,家长们不敢耽误。短时间内,多数家长就先后完成转账。直至一位细心家长发现群内竟然有两位班主任老师,经与真班主任电话求证后发现被骗报警。警方快速查清涉案账户情况,及时做好止付工作。
骗术分析
1.潜伏进群
骗子进群的途径有很多,有利用QQ搜索“班级群的群聊”等关键字,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,申请通过后即进入班级群;
有利用学校对家长群管理漏洞,通过对外公开的班级群(老师微信、QQ、手机号加好友等)趁机进群的;
有伪装成学生家长的,骗子通过盗取家长账号获取学生信息等方式,添加班主任QQ、微信或冒充家长身份直接进群,备注为“xxx学生父亲/母亲”。由于学生众多,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,从而潜伏在班级群内伺机而动。
2.暗中观察,进行伪装
伪装进群后,骗子会暗中观察,不仅精确分辨出哪个是真的“老师”,更是摸清老师的活动规律,为下步诈骗找出“时间差”。
骗子还会采取在群内找部分家长私聊的方式,点对点发送虚假缴费通知,降低被群内老师或其他家长揭穿的风险。
3.发布收费消息,完成诈骗
利用老师上课或是批改作业时不接触手机的“黄金时间”,骗子便用提前克隆好的“老师”信息,发布各类“缴费”通知,并且要求家长尽快完成转账,从而实施诈骗。
办公人导航提醒
1.加强群成员身份核查。
各班主任可对本班级的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,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。启动入群验证功能,并实行实名制,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QQ群、微信群。
2.家长要学会分辨信息真假,提高自我防范意识。
如遇班主任在群内发布收费信息的,及时通过电话、视频等方式与老师或校方核实,不可盲目转账付款,避免被骗。
群内成员要加强对群组信息及个人账户的保护,不要随意将陌生人拉入班级群或将群二维码、群号公开在互联网上,特别是对新进成员进行严格的身份审核。
家长也要随时核查群里是否有两个老师头像,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。
3.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家长遇到诈骗产生资金损失,保留相关证据,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。
切记:不要轻易对外公布班级群!不要轻易拉人入群!不要轻信转账通知!
转自:大庆反诈微信公众号